相关课程

    课件预览截图
    学情分析《沁园春·长沙》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,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、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,并即景抒情,提出了“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的问题;下阕回忆峥嵘岁月,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,并含蓄地回答了“谁主沉浮”的问题。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》是郭沫若于1919年写的一首新诗。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,展示了大自然雄伟、壮丽的景色;另一方面,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,是“五四”时期那种时代狂飙的象征,是那种向旧世界、旧文化、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。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:科学的文明,人民的觉醒,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,创造一个新世界。这首诗意境壮阔,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,具有强烈的时代感。《红烛》化用“蜡炬”这一古典意象,赋予它新的含义,赞美了红烛以“烧蜡成灰”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。诗人借助与红烛的“对话”表达青春的困惑与希望,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。教学工具从学习心理与精神风貌看,学生刚刚参加完军训,体会了热血与激情,而且自己也正处于青春年华,正是青春飞扬的时期。多数人会思考青春的意义价值等相关问题。但由于处于信息社会,外界社会...(教案全文约1354字) 《沁园春·长沙》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》《红烛》中的青春价值_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: 2023-03-19 22:39:01  视频时长:42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