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情分析《卖炭翁》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《唐诗三首》的第三首。单元说明中明确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,是人类思考和探究的永恒主题。《卖炭翁》仅用二十句、一百三十五字,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、运炭和卖炭未成、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。作者巧借色彩对比贯穿全诗,巧借外貌描摹、心理刻画,对卖炭老人生活的艰辛、处境的艰难、悲惨的遭遇进行全景式呈现,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。同时,作者通过一双炽热的双眼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,表现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,需要带领学生揣摩。教学工具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积累与学习,对于古诗文的研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,具备初级的探究思维和研究能力。因此,本堂课巧借“色彩”这一支架,对《卖炭翁》的内容、主题进行深入的赏析与剖析。另外,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时事和新闻热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,因此在观察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上,仍然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。教学资源1.视频资料文字、音频均为原创,由集体备课小组共同完成; 2.课件图片来自网络,内容、思维导图、蒙层等设计均为原创。教学目标一、语文建构与运用 1.通过文本细读,捕捉诗歌中显性、隐性色彩...(教案全文约1320字) 卖炭翁_廖老师_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: 2023-03-19 06:23:08  视频时长:00:14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