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在数学课上已经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直尺,并且能够用尺子进行简单的测量,但他们并不知道尺子是如何发明的,也不知道尺子中蕴含的科学。教材先创设一种需求的情境:古代的几个人合抱一棵大树,测量这棵大树的周长。通过提示语,引入古代没有发明尺子时,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当做尺子,从而引发学生产生对测量工具的兴趣,让自制尺子成为一种需求,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作“尺子”测量长度,在实践中发现缺陷,改进尺子,体验统一标准(长度单位)的意义。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,引领学生经历技术创新的过程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,并为下节课“改进尺子”做好知识和方法铺垫。教学工具经过了一学年的科学学习,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物体(如材料、工具)、事物的现象、特征或性质,学习了有关科学知识,重点发展了学生观察、描述、比较、分类的认知能力,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兴趣,有了探究科学的热情。本学期的教学应建立在上述基础上,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,发展学生观察、描述、比较、动手做实验或设计制作等基本技能,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,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,感悟什么是科学,体会技术对生活的影响。 教学资源教学目标...(教案全文约1658字) 1 做尺子_胡老师_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: 2023-03-19 03:37:19  视频时长:00:37:46